以前卖不掉的木材,人们现在抢着要,抢不到还要到安徽、湖南等地买。木匠们不用去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广东做装修了,现在即使每天80元,都不一定有人愿意做。
沙集镇的简易家具都是要顾客自己拼装的,厂家只要做成木条、木板,准备好螺丝就行。加工厂里,附近村镇的人们来打工,磨木条、打包,工资也能达到每天30元。
走在镇子的主干道上,街道两边的店铺里,不论是卖手机的、卖衣服的、理发店、农机店,80%都有电脑,并且开着淘宝店,卖的全是木制家居用品。
共享 要是哪家缺了货,只要开开自家的大喇叭,在全村广播一下就行了
孙寒说,每件产品一出来,立刻就被复制,就连放在网页上做宣传的图片也会立刻被复制,在全村流传。拍图更是有趣,有的人家是开影楼的,拍出的图片就是好看,自然也最受欢迎。谁家家具好看,也会成为街坊四邻取景的绝佳选择。家里的小孩也被“借去”当模特。
沙集镇有1200多家网店、33个家具加工厂。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网店并没有自己的加工厂,只是“经纪人”做销售,拿货就从别家拿。“举个例子,这件产品他拿走了,卖了10元的利润,加工厂拿7元,销售就拿3元。”
而在堰下村,村民们想出的办法就更加有趣。一根根电线杆散落在绿树中间,每根电线杆上都挂着七八个大喇叭,朝向四面八方。原来,要是哪家缺了货,只要开开自家的大喇叭,在全村广播一下就行了。一到旺季的时候,喇叭声此起彼伏。
周晓是个赤脚医生,家里开了诊所。一进门,人们总是会吃惊地看到,三台电脑摆在桌子上。“3台电脑,3个淘宝店,1个阿里巴巴店。”周晓很骄傲。每天上午,他会像过去一样在诊所里坐诊,中午就开始打理网店,收订单、打包、发货……医生与网商、传统与现代,就这样被网络区隔开。
村民们都有开网店的诀窍。周晓精通电脑,“取巧”地买了软件,每天可以定时发消息,这样就能保持他的网店从早到晚都能被顾客看到。还有打字不熟练的,先让人家把常用的话打好,存起来,到时候直接复制就可以了。
前景 随着电子商务在苏北农村迅速蹿红,同样带来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先低价销货,争取信用额度,然后要做网站推广。”杨阳显然很理解信用和“眼球经济”的实际效用,这些知识更多的是口耳相传的经验。
弗里德曼曾预言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的表现:“首先将会用廉价劳动力、高技术以及重新构想未来的高度创造力去解决自身的问题。”此时此刻,中国农民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他们身上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如果没开网店,周晓龙应该还在常州修汽车,每个月挣700元,交完房租,剩下的钱全都花完。现在,21岁的他躺在皮椅上,脸庞稍显稚嫩,却竭力表现出老板的派头。
他是父母的“经纪人”,各做各的生意。他收购父母种好的花,然后在网上贩卖,赚取差价。截至8月底,他今年的销售额已经有六七万元。
不像那些竭力从农村逃离到城市的年轻人,周晓龙不介意别人说自己是农民。“自己劳动所得。”言语中透着沉稳和淡定。
随着电子商务在苏北农村的迅速蹿红,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度复制引起同质化竞争,生产方式落后也降低效率,村民们有时甚至打起了价格战,利润一降再降。
还好,孙寒已经请了位设计师,争取做更多原创作品,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做强做大。
农民开网店致富值得推广
苏北6万人的沙集镇开了1200余家网店,农民通过网络创造了月收入近万元的致富奇迹
苏北小镇的农民,靠着“三指禅”甚至是“一指禅”的打字方式,通过开网店,创造了一个个月收入近万元的致富奇迹,这确实令人振奋。
农民开网店致富,能带来很多的好处。首先是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让一些年轻人在农闲的时候有活干,再也不用跑到城市去打工。这样一来,每年的春运运力不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没人监管的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解决。而且,农民开网店能切实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帮助他们致富,并减小城乡差距,还能带动快递业,包装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大发展。
农民的优势就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而网络的优势就在于不受地域限制,东西能卖到全国,二者优势相结合,势必给农民带来收入,并给那些买家带来实惠。因此,此举值得大力推广。
农民开网店,选项目很重要。并不是所有农民开个网店都能够大把大把地赚到钱。比如说农民孙寒做的可拼装的简易家具,这就是很好的赚钱项目。一来这是有独创特色的东西,二来是自己生产,成本很低,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必然的事。政府部门也应该多动脑筋,加强引导,发挥当地的优势,帮助农民把特色产品卖到网上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农民也搭上信息的快车,发挥自身的优势,让网络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又一个好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