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广东房产巨头遇融资困难 碧桂园现金只剩10亿

  作者:陈静儿   网编:胡鲁   责任编辑:胡鲁   2008/4/7 9:47:00
《中国经济周刊》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正遭遇融资难的广东大型房地产商并非恒大一家,伴随着楼市逐渐转凉,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包括碧桂园、富力地产在内的广东地产猛虎均已感受到政策面和市场面所传达出的丝丝凉意。


“地王”不再受青睐


    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审核三处负责人习龙生明确向记者表示:“中国证监会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通过ipo或借壳上市等方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但对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的ipo,将不予核准。”


    而李思廉在3月24日却称:“倘若未成功发行a股筹资,那么公司可能暂停增购土地储备。”显而易见,李思廉讲话揭示了富力回归a股与增购土地的必然关系,而他似乎对目前证监会的政策意向表示出了“后知后觉”。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不少房地产商对证监会官员表态感到不解。有房地产商认为:“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之后,不去购买土地又能够干什么呢?而且碧桂园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记者在查阅曾被称为“中国最大储地王”的碧桂园相关资料时发现,碧桂园在其2007年报中十分清楚地表达了2007年完成上市与大规模购地之间的必然关系。


    碧桂园在其2007年年报中称:“随着本公司于2007年4月因首次公开发售而筹得资金后,本集团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为本集团在中国市场扩张土地储备带来新的机遇。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集团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由2007年4月上市时的约1900万平方米增加至约3840万平方米。”


    以其数据分析,在碧桂园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其土地储备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足足翻了一倍,从1900万平方米增长至3840万平方米。


    与碧桂园相比,富力在土地储备上也表现出十分迅猛的态势。富力在其2007年业绩报告中称:“2007年年内,我们收购的土地共达20幅,合计1030万平方米,令目前的总土地储备增加至 2620万平方米,预期足够应付我们未来三至五年发展所需。”


    但比起恒大,这两家的囤地速度显然有点“小巫见大巫”,让碧桂园、富力,甚至万科都法企及的是恒大在2007年“疯狂”的囤地速度。记者发现,在恒大为在港上市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07年年末,恒大的土地储备达到了惊人的4580万平方米。而这个数字在2006年末仅是不足600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在2007年一年,恒大土地储备极速膨胀了8倍,这一数字不仅仅是万科的两倍,还超越了此前的地主碧桂园成为内地“最大地主”。


    一位香港地产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之所以恒大受到资本冷遇,可能正是由于恒大囤地太多。现在土地已经不再是‘王’,而持有更多的现金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内地楼市中最终成‘王’。”

  热点行情
  热卖商品
  •    华艺  322元 热卖
  •    华维思特  115元 热卖
  •    恒宇  235元 热卖
  •    雅之杰  90.1元 热卖
  •    九牧  271元 热卖
  •    新潮  288元 热卖
  •    久信  128元 热卖
  •    欧威  227元 热卖
  •    文鹏  280元 热卖
  •    得伟 角磨机、抛光机 0元 热卖
  •   知识点滴
    2006-2016 好住网编写 粤ICP备11033872-1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页报错
    放心购物货不对版假冒伪劣无条件退换保障
    服务项目 售后服务 市区送货 正品保证 品类齐全 每周上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