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中的三个“巨无霸”
采暖:占城镇建筑能耗40%
今年3月,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称,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根据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供热采暖耗能全年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冬季供热采暖消耗了大量能源。
“每到冬季,我就比较郁闷:小区是集中供暖,暖气比较充足,但也使得家里很燥热,既浪费能源,又不舒服。”家住北京人定湖西里小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
韩先生曾向物业公司反映,能不能把暖气的温度降一点。物业管理人员的回答是:不行。理由是韩先生住的楼层高,温度自然要高一些,如果温度调低了,住在楼下的老年人该不干了。“年轻人忍着点吧,”物业说。“没有办法,我只有自己开窗户透透气,散散热。”韩先生的房子建筑面积为75平米,按每平米24元收费,他家一年的采暖费为1800元。如果使用壁挂炉自主控温,韩先生家大约每天要用5~6立方的燃气,折合10~12元人民币,按照四个月的采暖季来计算,大约花费1200元左右,将比原来少花费将近600元。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于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用户室内无法自主调控,如果热了,只好开窗户调节室温,大约浪费了全部热量的7%。“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对记者说。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实施‘暗补’变‘明补’’和热计量制度的改革,就可在其他方面都不动的情况下,节约能耗近30%。”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直接导致了供热收费难、浪费严重、能耗高、供热质量差等诸多问题。“暗补”变“明补”,就是把过去由单位替职工交供暖费的“暗补”,变为直接把供暖费以专项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职工、由职工直接向供热企业交费的“明补”,实质就是“谁用热、谁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