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国办和建设部近年来又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用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具体落实措施,希望降低建筑能耗。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建筑节能实施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建设部曾对17个省市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做了节能设计的项目只有50%左右按照设计标准去做。
以上事实证明,中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使用高效能源技术改造现有楼宇,可以为中国节约每年约600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这一数字相当于少建4个三峡电站。
专家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在下一个15年中保持高于7%的年增长率目标,中国正面临环境恶化和资源限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推广节能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建筑能耗巨大的几大“罪魁祸首”依然猖獗。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实心粘土砖“封”而不“死”,产量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供热采暖的消耗大约占了建筑能耗中近一半,但“热改”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日益成为能耗的“黑洞”……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不少国外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建筑高能耗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近日在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召开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不仅吸引了许多国际节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同时欧盟各使领馆、欧盟中国商会、瑞中商会、意中商会、德中商会、瑞信银行等机构都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在他们眼中,中国楼宇业全球最大,为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会。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中欧金融界、建筑界和能源管理界的整合,对大量的既有建筑,包括大型商业物业、政府公共建筑等高能耗建筑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节能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