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拿来主义 中国家具设计在困境中前行
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将于2008年迎来跨越式发展,继续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总体定位,并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关注力度,在全球知名的国际家具展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家具行业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中国家具产业如何走向未来,成了业内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黄继毅先生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中国家具无品牌》(http://www.17pr.com/html/72/65872-13729.html)的文章,虽然标题上似乎有些偏激,但本意是好的。黄先生大概想提醒中国家具业的人士:中国家具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黄先生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极大反响,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其中,反对的声音相当强烈。当然,有争鸣总是好的,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深入思考家具的诸多问题。
从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就有了家具。人们需要睡觉,需要坐,需要储存物品......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木头、草、树叶、泥土等,来制作寝具、坐具。可以说那个时候家具设计的历史就已经开始了。当然,那个时候的“家具设计”对美学方面的追求并不高,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尽管中国的家具设计的历史渊源,但时至今日家具设计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火,也许只有跟国外更多设计相比较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
思考一:中外家具设计师群体的差别
我国家具从业人员750万,其中从事家具设计的人员占10%左右,以此计算,我国家具设计师从业人数在70万左右。分布情况大致如下:其中70%的从业人员分布在室内设计行业和装潢行业、大型出口企业研发部门、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其余30%分散于各设计院、各类型设计事务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