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随着去年12月份铁矿石进口数量的公布,2009年全年进口铁矿石的数据也最终出炉,全年进口铁矿石同比猛增超过四成,并且价格也在连创新高。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216万吨,高于11月的510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也超过80%,并且创下历史次高水平。可见,尽管遭遇金融危机,中国对铁矿石这种钢铁生产主要原料的需求并未减弱,即使在最近铁矿石的现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从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不了了之开始,业内就拭目以待即将开幕的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但时至今日,谈判双方除了之前大力热身造势外,并未出现实质性进展。反倒是三大矿商又“故伎重演”,将谈判的主要力量放在日本。五矿实达分析师陈冠因表示,国内钢厂看好今年钢材消费需求,却不看好今年长协价谈判,并普遍预期铁矿石长协价也将出现15%以上的涨幅。可见较长时期内,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局面难以改变。同时,三大矿山目前仅与日本企业商谈2010年长协价,中国在未来铁矿石谈判中被迫接受涨价将成为必然。
宝钢展开涨价“盛宴”助期钢恢复“元气”
去年12月,宝钢率先出台2010年1月的价格政策,并引领了一波钢厂提价潮。本周,宝钢再次上调了2月份部分线材的出厂价格上调钢价,涨幅为200-300元/吨。据悉,除了宝钢,武钢也向贸易商口头通知了涨价计划,其中,热轧有望上调300元/吨,冷轧和镀锌则可能上调500元/吨。钢厂涨价,一方面取决于钢厂自身的经营情况;同时,上游焦煤、废钢、电力等方面成本的增加也支撑了钢铁厂涨价的基础。作为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钢厂本身一直有提价的愿望存在。而指导钢厂调价后,出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大型钢企同幅度上涨,小型钢企小幅度上涨。
当前,在基本面并无明显变化的局面下,虽然突如其来的准备金上调,给整个商品市场带来浓厚的空头气味。但来自成本的支撑却依然强劲,加之今日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消化,14日开盘,商品市场全线飘红,钢材期货也扭转乾坤,小幅上涨。近期钢材期货RB1005合约在4300附近有非常强烈的支撑,对于未来走势,长城伟业分析师谢赵维表示,成本推动使得钢厂提价势在必行,可以设想一旦春节之后,实际需求真正出现后,钢价仍然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可以说宏观环境的变化只能给钢材多头以更好的多头入场点位,政策插曲不会改变钢材2010年总体牛市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