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帮助跨区域重组扫除因税收而产生的行政障碍。
中钢协一专家向记者表示,即将出台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将充分考虑被兼并重组企业所在地政府的利益,兼并重组完成后,初步设想被收购企业每年产生的利税,按照五五开的方式,由兼并企业所在政府和被兼并企业所在地政府分成。
而通过税费来重新调节兼并重组后的利益分配,使企业被兼并重组后,留一部分税收在当地。这样的举措有望打破跨区域重组难的僵局,兼并重组的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收购工作。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创向记者表示,地方保护主义长期阻挠着钢铁行业的重组并购,很多地区的钢铁行业都是国有企业,与政府协调好了,将对跨区域的重组并购工作带来便利。
中钢协专家还提到跨区域重组并购还将在就业、人事安排以及遗留问题的解决方面遇到难题。但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当地政府由阻挠到愿意协调的态度的转变,这些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相比而言,钢铁行业的省内兼并重组推进还比较顺利,但没有大型央企介入,仍难改变集中度低的问题,这也为每年的铁矿石谈判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工信部两次调研冶金业
7月22日,朱宏任表示,在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的马车在相当程度上是缺位的,所以钢铁行业在价格、产量都出现一定回升的情况下,一定要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情况。
今年上半年,钢铁出口同比下降了59.7%,而与此同时,在北京、天津、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广州、石家庄、沈阳、哈尔滨等6个一线城市,钢铁的库存是在增长的,这反映了钢材市场供需的变化。而中小钢企趁着钢材价格上涨,开足马力生产,引导钢铁企业生产的“限产令”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据记者了解,在“限产令”实行后,工信部进行了两次调研,继续摸底冶金行业的生产情况,这将为下一步的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兼并重组提供依据。事实上,落后的产能还是需要重组并购的方式,企业做大做强后,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在市场中实现优胜劣汰,并最终提高我国的钢铁行业集中度。
毕马威最新报告指出,国内钢铁行业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华东地区以宝钢集团为龙头,东北地区以鞍本集团为龙头,华北地区以河北钢铁集团为龙头,中西南地区以武钢集团为龙头。
各方势力范围已初现端倪。但数据显示,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李新创向记者介绍,无论是制定钢铁行业产业振兴规划还是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最终目标是要增加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争取前五家集团能够在国内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占到45%以上。目前的状况离目标尚远,大型企业进行跨区域并购战大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