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器日前宣布,将扩充中国的低价格平板电视产品线,进一步拓展低端海外市场的计划。据称,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低价格平板电视最为畅销,因此平板电视巨头三星电子、夏普等均相继提出在中国销售低价格产品的计划。为此,松下电器正式加入与全球各大巨头对中国低价格平板电视市场份额的争夺。
种种迹象表明,松下正在试图放弃高端高价的市场高姿态,进而转向大众化市场的平民路线。但是,相关人士认为,此举并不意味着该公司放弃高价格产品为主的基本立场,而是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冬策略”。
简化功能 降低价格
据悉,松下此次海外市场平民化价格路线,主要包括针对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的产品阵容。具体来说,将2008年度新兴国家4款机型扩充到6款;同时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低端机型扩充到8款左右。由此组成高中低端兼顾的产品群,达到增强该公司与与全球其他平板电视巨头海外市场争夺过程中的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但是,与在欧美市场仍然坚持高附加值战略不同,松下此次针对新兴国市场推出的低价格带产品,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简化功能,削减成本的产品改型。具体而言,将欧美市场上畅销的FULL高保真显像(1920×1080像素)3大系列产品及普通高保真显像(1366×768像素)4大系列产品,投放到中国等新兴国市场销售。“调整为普及价格带产品,供新兴国家中间收入阶层购买。”松下社长大坪文雄表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松下在内的海外消费电子、家电巨头,通过功能简化或“老品新销”的方式,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国市场的低价格攻势以及不同地域的差异化产品策略等,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应该提醒的是,任何无视中国等市场消费的多元化特性,采取中外有别的差异化举措,都将伤害当地消费者的感情。”该人士表示。
不热心“家电下乡”
上月初,松下宣布在北美市场首次推出42英寸液晶电视,并计划在海外市场推出包括37英寸液晶在内的中小尺寸产品,以扩大主流尺寸畅销产品的阵容,提升市场份额。
据悉,该款针对北美市场家电连锁店开发的产品,自5月份即开始发售,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功能简化,价格大幅降低。作为超低价攻势战略的重要一环,该系列产品目前并未在日本及欧洲市场有销售计划,但并不清楚是否已扩大市场区域,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