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前公布的“节能惠民工程”第一批推广目录来看,此次共有19个品牌1140个型号中标,中标产品的情况打乱了空调行业的传统格局。此前准备充分的志高在一级能效产品上中标112款,占全部中标一级能效的34%,TCL、长虹、科龙等二线品牌的表现同样不逊色于美的、格力等传统巨头,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高能效空调时代的变局即将到来,而此前行业是典型的两强争霸。
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说,相对于第一集团军面临的库存高压,第二集团军相对“船小好掉头”,而各项财政补贴政策的密集出台引发的行业深度变革,则是二线企业实现自身突破的绝好时机。对它们来说,变频时代的来临或许也是一个“翻身”机遇,若能抓住这根“稻草”反击直追,改写格局亦未可知。
此外,一位空调经销商也告诉记者,节能空调需求将在补助实施后集中爆发,一台四、五级能效空调的利润只有不到10%,而一、二级能效空调利润在30%,将对今年空调企业的利润回升也起到推动作用。
空调变频、定速之争由来以久,但今年表现得最为激烈。
在国家节能减排大政方针强势推行的情况下,走高能效空调之路成为每个空调企业的唯一抉择。然而,是通过定频空调能效的进一步提升,还是直接转型为变频之路,稳“定”派和求“变”派持有的意见分歧依然很大。
前不久,主扛“高效定速”大旗的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俞尧昌率先责难“变频空调不适合中国国情,因其核心技术如压缩机等被欧美、日本等外资掌握。但变频阵营认为,变频空调在稳定性、舒适性、节能性上效果更好,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应冲破欧美、日本企业对变频空调的技术垄断,加强自主研发,做大做强“中国芯”,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对此,三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沈伟认为,由于高能效产品替代低能效产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还需要注意产品升级过程的推进节奏。如果企业一下子完全退出低能效市场,同时高能效产品市场却没能取得充分发展,可能会意味着销售额的大幅下滑。变频空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应如此,把握好节奏才是中国企业取胜关键。
这个观点似乎也与主流空调品牌的想法不谋而合,美的、格力、海信科龙、志高等巨头均坚持“变频和高效定速”两条腿走路,也许“双管齐下”才是最保险的竞争战略。
也有专家认为,价格才是决定“变频、高效定速”之争“谁将胜出”的关键所在,毕竟在相同功能和能效相当的前提下,谁更具性价比,谁将更得人心。
下乡大变局:未来3年是黄金时期
家电下乡工程的全面启动,令家电企业欢欣鼓舞,但与彩电、冰箱等下乡产品销量“一路高歌”相比,空调产品在下乡大潮中略显“水土不服”。
来自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的销售数据显示,现阶段在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大型“家电下乡”产品中,空调的销量最少。有的省市自空调下乡启动以来,全省的空调销量竟然不足10台,许多县城的空调销量甚至为零。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现阶段中标空调产品下乡的品牌和数量还很少,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销售氛围。另外,一些中标产品的利润空间也不高,还不如卖一些非中标空调。
此外,农村市场对空调认知度低也是一个原因。“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力流向城市,老人和孩子作为留守人员,有的根本不知道怎样使用空调,这就要求企业在宣传和推广上花更多的力气”。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说,“虽然空调下乡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其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2009中国统计摘要》显示,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9.8台。专家认为,这表明空调在农村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保守估算今后3年的需求量将高达千亿元。而家电下乡政策的目标冰是希望通过大概4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主要家电产品利用率达到城市的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空调下乡已进入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