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万亿蛋糕
3亿入主家装企业,圣戈班看中了中国1万亿的家装市场蛋糕。而且,这块蛋糕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来自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各类装饰企业20万家,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但家装行业目前仍在价格层面混战,公司大多小而散,抗风险能力较差。在金融危机来袭的2008年表现尤为明显,去年全行业业务量下降2至4成,大量小公司关门倒闭,整个行业面临洗牌。
汪昌镇亦承认,由于家装行业区域性强、进入门槛低,目前国内最大的家装企业年产值也只有十多亿元,在行业内连0.5%的市场份额都占不到。
“这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但却没有企业巨人。”汪语气中略带遗憾。
而在家装的上游产业家居,同样面临着分散局面,迄今尚无一家企业在行业内有较重的话语权。聂文江分析,家居销售和家电不同,家居品牌多,透明度低,销售复杂,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而家电品牌少,价格透明,消费者对卖场的依赖性强,国内已出现了国美、苏宁等霸主。
这恰恰是圣戈班们的机会所在——挟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对家装行业进行强势整合,进而提高单个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扩大圣戈班在建材分销领域的市场份额。
鉴于家装行业区域性强的特点,汪昌镇介绍,新公司将先作区域霸主,深耕一个地方市场后,再图谋全国霸主。
对圣戈班在家装行业的强势介入,位居中国家装20强之一的一家公司总裁表示了谨慎乐观。他认为,家装行业占有资金的能力非常强,一方面对上游建材商可以有一个月甚至更长的账期,另一方面可以提前收取客户的订金,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高,家装行业最难的则是管理和人才。
“有规模的家装企业都可以从建材厂家直接拿货,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而家居企业因为店面租金等费用,成本综合算下来并不见得比家装企业低。”国内一家颇具实力的家装企业高层提醒道。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百安居、圣戈班和东方家园等家居巨头,事实上之前亦涉足了装修领域,但效果并不明显。
科宝博洛尼总经理陈栋认为,以经营家居建材为主,通过整合相关产业链,配套各项功能服务的做法,属于“升级战略”,这对企业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跨国巨头中国疾行
作为中国市场的后来者,圣戈班的急切心情或许可以理解。
法国建材巨头圣戈班1996年进入建材分销领域,在24个国家设有4000个分销点。2007年,圣戈班的营业额达434亿欧元,其中建材分销就贡献了45%的份额,其在集团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从2005年起,圣戈班进军中国建材分销领域,目前在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建立了3家建材超市。
并购成了圣戈班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的不二选择。另辟蹊径,入主家装企业,而非重组国内建材超市,则是为了打通家居和家装的产业链,谋求渠道,避免洋建材超市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聂文江放言,圣戈班在很多细分市场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如果建材分销在中国一年只有几十亿元的销售额,“在巴黎开会将会坐在中间三四排,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不过,聂文江的乐观必须直面一个现实,由于与房地产业的低迷,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家居家装业严冬。百安居亚洲区首席执行官麦特(Matt Tyson)去年底在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百安居将放缓在中国市场的新开店计划,而将投资转向原有门店改造。2008年第三季度百安居大股东翠丰集团英国市场零售额下跌9%,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暴跌32%,季度内仅中国市场亏损就达到1700万英镑。百安居在中国门店总数为64家,截至目前,百安居今年已在中国关闭4家门店。与百安居同样步履维艰的,还有国内家居超市不时传出因经营不善,即将出售的消息。
“市场低潮之时,也是企业乘机扩张之时。”聂文江和汪昌镇这两个刚刚合作的男人,持有同样乐观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