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美林家居世博园在9月份的撤场,比作家居界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而08年的中秋,在每一个美林家居人眼里,都添了几许悲凉与灰色。这个耗资4亿元、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家居卖场,曾经独家引进30多个原装进口国际知名家具品牌,荟萃了130多个国内外知名家居品牌店,曾在广州家具界树立了一根“国际化”标杆的旗帜型卖场,在金秋9月到来时,让一切化作泡影。
据闻,撤场后,美林将由单一的家具卖场转型为家具与家居配饰结合经营,但此说法一直没有得到美林负责人的确认。到底是黯然倒闭还是悄然转型,美林的去向备受关注。记者曾在10月份去美林采访,场内租户已撤场70%,余下的租户正在清货,往日的大气与繁华景象不再,年底再去时,则人去楼空。商户们的动向分两种:一是关停;一是迁往其它卖场。
有业界人士分析,美林家居的撤场除跟眼下的经济大环境下滑有关外,同时,跟其自身的选址、经营也不无关系。
辉煌地开始,凄凉地倒在“里程碑”下
2006年4月29日,美林家居世博园正式开业,阿坚作为第一批入驻的商户老板,还记得那天的开业仪式很热闹,来店里看整体衣柜的客人问这问那,甚至还签了一个不小的单,阿坚心里一喜:这应该是开了一个好头。但他跟所有的商户一样,只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2008年7月,他在美林又开一家整体衣柜品牌店,这次投入花了一百多万,装得比第一家更漂亮、更时尚,而他自己则没少在这里挥汗如雨,忙前忙后。好啦,万事大吉,开门迎客没几天,却听到风声:美林打算转型,在8月底所有商户要全部撤场!风声在几天后便落实了,美林卖场方面已下达正式通告:所有商户尽快撤场!阿坚觉得这情节像电影,场内租户乱成一锅粥———有忙着跟美林打官司的,有忙着清货的,有忙着找场地好转移阵地的,阿坚属于理性而冷静的那种人,在弄清楚事实不可更改后,开始跟商家谈判赔偿事宜,同时也开始寻求新的场地。
赔偿的金额,虽然远远不能让阿坚满意,但如果耗时耗力再接着打官司,显然会赔得更多,这笔账不能不算。12月,他在市中心某广场又开了一家新店,他要把失去的,加倍地赚回来。
已转移阵地的阿坚脸上,露出些许的疲惫,对美林的撤场,他没有更多埋怨,而是有些惋惜地说“其实,经过这两年多的培育,美林就快收回成本就要赢利了,为什么忽然不做,实在可惜”。
在阿坚眼里,美林是广州家居业的一座“里程碑”,无论它因什么原因倒下,都是广州家居业的损失。
相关事件
2006年4月29日,由美林基业集团顷力打造的美林家居世博园开业。有业内人士说,美林的开业预示着中国家居流通行业的一个飞跃。美林家居世博园的经营模式也是对家居流通行业经营模式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创造了一种新的交易平台,是对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
2006年10月29日,2.6万平方米的家居世博园·国际生活馆盛大开业,30多个国际品牌云集,据悉很多品牌都是首次登陆中国。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广州人大多认为国际馆生活馆是一个城市时尚、国际化的标志,应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