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还是“寒冬霜冻”
百安居部分店面关闭的消息引发了业界对建材超市和本土摊位制建材市场孰优孰劣的思考。
北京一位本土摊位制建材市场副总经理认为,建材超市更适合外国人那种自己动手的装修方式。而中国人一旦选择了家装公司,往往就会更注重建材品牌的挑选,因此更愿意去摊位制建材市场。建材超市自购自销,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会面临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时间一长有可能崩盘。
业内人士认为,起源于欧美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的建材超市有着一定的优势,特别是五金、涂料等小商品在建材超市里的市场更大。而对于价格较高的品牌家具类产品,因为消费者去摊位制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摊位制建材市场更受青睐。
百安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店面经理告诉记者,百安居关闭店面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装修市场出现短期萎缩,各个店面的营业额下降。同时,之前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一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一些店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也需要整合。
事实上,2005年百安居在中国的业绩也充分说明,建材超市在中国并非完全“水土不服”,现在的困难是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所致。
洋超市奋起自救
记者日前从北京一位百安居店面负责人那里证实了这一消息。这位负责人表示,T计划其实是把原有的商品重新分区。比如,以前把地板和瓷砖放在一起展示,现在分别放到了厨房、卫浴两个展示区内。对所有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目的是方便消费者。
从疯狂扩张到关闭或整合部分店面、提高单店盈利能力,百安居开始在中国进行战略转移。但是,家得宝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记者从家得宝中国的公关公司了解到,今年或有大的战略举措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