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家具出口遭遇“海啸” 2008年订单少了三四成

  作者:陈静儿   网编:胡鲁   责任编辑:胡鲁   2008/7/28 11:35:00
家具出口遭遇“海啸” 2008年订单少了三四成,本文指出进入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暴露无遗,整个中山家具出口行业接到的订单同比估计少三四成,一些“内功”不好的企业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还是个问题。

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然而,仅仅回首一两年前,家具出口行业还处于令人留恋的黄金时代。踏上中国制造的节拍,陈伟新的厂子也从1997年100多人的小厂扩大到2005年的1500多人,高峰时工人甚至有近1800人。

    10年前,陈伟新的产品主要卖给港澳和东南亚华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市场逐渐萎缩,陈伟新把目光投向美国市场。2001年3月,陈伟新拿到20万美元的第一笔外单,之后,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一拨接过一拨,持续的经济繁荣让美国人把来自中国欧美古典家具当作快餐消费。即使“9·11”事件也没能使其停下步伐。几年下来,陈伟新实现市场转型,齐家作为一个代工贴牌企业迅速长大。

    其实,与采购商共舞并不总是那么愉快。“每个供应商只有20分钟的自荐时间,过时不候,反正大把企业在排队,采购商太强势。”陈伟新依然记得在东莞的采购商见面会上拿到第一笔订单的情形。在这个拥有400多个连锁店的美国采购商面前,家具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纷纷上演。

    期间,看到生意火爆的某采购商自己也开起了工厂,撤销与陈伟新的全部订单,还挖走了厂长,并扬言陈伟新只配做个从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拉客去澳门的“的士佬”。结局虽然不是这样,但是这次危机也给陈伟新上了一课:一厢情愿地倒追供应商是不靠谱的。

    在齐家的产品展示厅里还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采购商参观之后,会挑选出不同样品的不同元素,要求重新组合供货。“市场捏在人家手里,创意由别人提供,企业就没有真正长大的一天。”从2006年开始,陈伟新开始注重国内市场开拓和研发设计队伍的组建,目前已经拥有过百人的研发队伍,并推出了针对国内市场的两个品牌。这正是在陷入出口泥沼之后,陈伟新显得比别人平静的原因之一。

从被动代工转向自主创新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练好内功。”陈伟新表示,有实力的企业要扩大研发力度,加大品牌推广,抢占国内市场,在实现市场转型的同时,实现企业从被动代工向自主创新企业的转型。

    做出口与做内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做外销只需采购商提供设计,然后开足马力生产就行了;而做内销你得找准产品定位、打通渠道,塑造品牌。最重要的是企业主思维的转变,那就是从生产思维转向商业思维。”陈伟新表示,思维的转变考验大企业。小企业可以采取为大企业代工的做法,彼此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在区域品牌下实现共荣。事实上,国外成熟的家具产业正是采用了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

   “据统计,中国家具市场有2000亿元的规模,但是目前能在国内市场占到1%市场份额的家具企业不多。”在陈伟新眼里,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家具市场还是个处女地,随着国内富裕阶层的涌现,具有工艺和典藏价值的古典家具将更具市场潜力。

    “众多外销家具大军调头回归国内市场,意味着价格战将可能更为猛烈。”陈伟新提醒,市场风云变幻,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鼓励研发,政府也更要加强对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不然就“白干”了。

    与珠三角等地加工贸易家具企业纷纷“关门大吉”的境况相比,“倒闭潮”并没有在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出现,陈伟新为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家具产业的定位和特色感到庆幸。

    特殊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机缘,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家具产业形成了欧美古典家具、明清仿古家具、红木家具等特色品牌,其附加值远远高出了一般的“大路货”,受到的市场冲击自然相对较小。如果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家具能在研发和品牌上再次启动,完全可以迎来另一个黄金时代

  热点行情
  热卖商品
  知识点滴
2006-2016 好住网编写 粤ICP备11033872-1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页报错
放心购物货不对版假冒伪劣无条件退换保障
服务项目 售后服务 市区送货 正品保证 品类齐全 每周上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