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于中国家具行业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升……无论是国内政策还是国际环境,“利空”一直充斥着整个行业。有数据显示,2007年1~10月,家具行业出口和内销的增幅都比往年略有下降。然而,尽管很多短期的不利因素“乌云压顶”,却也正是家具业正视自身不足、练好本领、增强内功的良机。真金不怕火炼,中国家具业要走出困境,首要的就是切实提升产品质量——
质量——生存的基石
近年来,家具质量问题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其投诉量连续两年位居投诉排行榜第2位。消费者投诉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监督抽查合格率偏低让家具行业面临信誉危机。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甲醛问题”。近一两年,由于家具甲醛含量超标导致用户身体不适、甚至生病的报道屡见报端,消费者对家具质量与环保的重视程度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家具生产企业而言,重视质量与环保,既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其对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目前,我国家具行业环保标准还不是十分统一,标准之间缺乏衔接,这就让一些生产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的企业钻了空子。他们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达不到严格标准的板材,如选用价格相对较低但甲醛释放量较高的e2人造板作为生产原料,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部分厂家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伪造假冒的环保产品或绿色产品证书,在市场兜售产品,欺骗消费者。
市场竞争靠品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应该有长远的目光,增强自律意识,在企业中应当推行符合国家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生产标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凸现优势,甚至在与国外名牌产品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年,各地纷纷刮起“质检风暴”,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家具市场的良性促动,相关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也可以作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方式之一。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充分发挥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督促各项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全面提升家具产品的整体水平。
然而,我们也发现,即便是中国质量过硬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却也很难打入其高端市场。探究其中的原因,原创成为不得不谈的话题——
原创——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家具业内关于原创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在这个行业中,“拿来主义”的确省时、省事、省钱。对于中国的家具商来说,从国外名牌的画册上找个样式仿造,似乎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最节约成本的方法。国内某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的一些大型设计项目的客户,只支付施工费,却忽略了设计费。家具设计,成了费力而又不讨好的事情。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源于企业的急功近利,也源于大环境对知识产权的淡漠。我国迄今没有完善的法律来保护家具产品的设计成果,导致了市场的无序竞争;而很多中小企业一方面没有雄厚的实力,一方面缺乏长远的眼光,就只能一直以oem的形式生存。正是由于我国家具产品没有过硬的设计能力,致使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低,出口到国外后,反倾销诉讼和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时有发生。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几年,中国家居设计同盟、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品牌规划专家委员会等一系列同盟、协会纷纷成立,这表现出整个行业对原创设计越来越关注。除了协会的引导和支持,企业自身更应强化设计理念,在产品自主研发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由“中国制造”逐渐变为“中国创造”并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但却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品有了过硬的质量和原创设计,并能为消费者所认可,也就可以逐渐向品牌的创建和发展之路迈进——
品牌——壮大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