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水的利用也在零碳馆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冬季,在建筑的南面,通过透明的玻璃阳光房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室内热能。夏季,防止阳光过分照射,采取外遮阳措施,营造室内舒适的环境。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建筑的背面通过漫射太阳光培育绿色屋顶植被,同时北向漫射光为室内提供了相应的自然采光照明。水资源对人类来说相当重要和宝贵,零碳馆通过屋顶收集雨水,用来冲洗马桶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
同时,零碳馆采用整体外保温的策略,墙壁是用绝热材料建造的,减少室外热渗透,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通过零碳馆的这些设计,能够位访客提供既环保又舒适的未来生活体验。
剑桥大学建筑环境硕士、零碳中心中国区总裁、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协调人陈硕半年前回到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希望在海品牌,上海介绍">上海世博园区讲述一个精彩的低碳故事。因为资金问题,“零碳馆”一度差点夭折,但幸运的是,陈硕最终渡过了难关。
两栋造型别致的小楼基本完工,屋顶彩色的风帽在转动,望着自己用心血浇灌的“零碳馆”,陈硕有些感慨。
在陈硕看来,“零碳馆”不仅仅是一座房子,它更像个平台,汇聚着一个个低碳理念。“这些理念仿佛撒落在世界各地的珍珠,希望在世博会开幕之前,能尽可能将好的珍珠串起来,我们在和时间赛跑。”
选择的商机
回国以前,陈硕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成功,而仅仅呆在国内半年多,他就对中国的节能减排有了新的认识,在很多方面,“中国非常了不起、非常成功”,比如太阳能,中国依靠市场的力量迅猛发展,而且成就一些企业和企业家,而德国、法国、西班牙等采用输血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不可持续,政策今年4月一旦停止,市场就会急剧萎缩。
陈硕希望通过世博零碳馆的展示,可以向公众传达到这样的一个理念:城市和生活,原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陈硕说,商业本身就是选择,举个例子,要不要把房子建成绿色,实际上就是看商业上的可行性,通过技术参与商业,让更多项目变得切实可行,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很短的时间内,零碳馆就集聚了大量节能减排领域的先行者,诸如皇明太阳能、朗诗地产、阳光电源、大自然地板等企业,这些企业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陈硕说,零碳馆内不会有任何企业的LOGO出现,这些企业参与到这个平台,共同表达一种理念,永续设计,可以有经济效益,也能很时尚、很舒服。
朗诗地产首席绿色建筑规划师郭咏海也表示,他们会用互动、体验的方式做绿色概念式的展示,引发人们对高碳排放带来环境污染的思考,展示人类实践低碳行动的前景与美好未来,倡导节能环保从每个人做起,“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低碳共识”。
节能减排技术星火燎原,一开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而其实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人们既有的观念。陈硕这个“串珠人”期待着将各种节能技术展现出来,团结一致应对这个共同的“敌人”,让人们为新技术投票,企业就有机会去成长和发展。
陈硕认为,“零碳”居住理念应该不仅仅在世博会召开的6个月期间被津津乐道,而应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要通过世博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