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低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创新制造特色产品才能胜出,只要坚持挺过去了,这些市场还是我们的,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大量地生产这些物美价廉的小家电。”广东威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吴坤强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尽管他们公司的电热水壶出口有所下滑。
除了小企业外,参展规模最大的自主品牌企业海尔集团也感受到了外贸压力。“但公司通过货币贬值的印度工厂进行生产出口,这让企业有效规避了风险,也扩大了盈利。”海尔冰箱产品本部海外部部长李洪明表示。
广交会相关人士表示,从104届广交会境内参展企业规模也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积极扩大外贸的心态,也表达了国内企业对通过广交会扩大出口的信心。根据统计,参展第104届广交会的内地企业达到约22000家,比上届增加两成。
加强创新冲破难关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从第104届广交会上可以看出,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挑战,那些能够自主创新、竞争力强的外贸企业相对受影响较小,而那些产品缺乏竞争力、低附加值的企业则在苦苦挣扎。事实上,广交会也是努力促进这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企业扩大成交。
“这次危机说明,国家导向不是个虚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利润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说,符合导向的就有活路,不符合导向的就很难生存。”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照明事业部营销总监陆舜说。
陆舜表示,尽管全球市场低迷,但是由于雪莱特的灯具技术含量较高,质量稳定可靠,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因此,今年雪莱特的节能灯具在美国市场至少增长了60%,增长态势良好。
像雪莱特这样的企业,在广交会上并不少见。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介绍,在104届广交会上,中国推出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大力推动高附加值、原创产品出口。21917家参展企业中,有1745家具有知识产权,注重创新的企业进入品牌展区,其中品牌展位从第103届6391个增加至9994个,增幅56.38%。
在近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国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廉价的中国制造优势锐减,单纯的加工贸易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只有自主创新,走产品差异化之路,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利润。
广交会上外商下单谨慎 中国企业抵御外贸寒冬
事实上,目前,中国外贸结构已逐渐发生转变。据海关统计,前9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9566亿美元,增长35.9%。同期,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进出口8034亿美元,只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