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节能
节能减排在4年前的两会中,已屡次被国内家电企业所提到。随着今年家电产品价格的悄然走高,最重要的原因乃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而企业生产节能产品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更新,成本压力尤显沉重。对于企业来讲,既要按着市场走,却又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在“节能家电”的一片叫好声中,企业实则有难言之隐。
在今年的两会中,做为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提出《关于升级彩电产业节能标准的建议》,李东生提出,未来要把平板电视的节能标准制定出来,并逐步在市场上把节能技术作为一种指导性或者强制性的要求。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平板电视保有量会超过一亿台,中国彩电产业即将步入平板电视普及消费阶段,节能问题日显严重。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也在酝酿提高平板电视的节能要求,从而形成“绿色壁垒”,例如澳大利亚从节能环保出发,对面市的lcd(液晶电视)和pdp(等离子)超薄电视进行专门测试并采用严格的星级评分制度,对达到一定节能环保要求的品牌才准其销售。这就表示,如果国内的节能技术达不到国际节能要求,将极大地影响中国彩电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推广节能往往是企业拿钱出来鼓励工厂技术人员进行节能技术创新,并非政府补贴,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实施都将引发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市场对节能产品的消费意识薄弱,短期内无法找到转化成本的途径。而这些压力都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助推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