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的多方采访和调查,发现在北京的橱柜市场里有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品牌橱柜在整个橱柜市场的分量越来越大,但还是有超七成的橱柜产品订单出自那些不知名的,甚至毫无品牌的民间作坊。
从一开始,橱柜小作坊就一直寄生在这个庞大的家居市场中,并且一直占据着自己不可撼动地位。即使是最近几年橱柜品牌的普及已经逐步深入,还是很难打破橱柜游击队的销量霸王地位。对此,品牌橱柜企业该如何应对?
小作坊 大销量
北京某公司职员先生正在装修,虽然他早就听说过品牌橱柜价格高的离谱,但是在家居卖场转了一圈之后还是着实吃了一惊。他告诉记者,同样的橱柜款式,用品牌橱柜装一个厨房要上万元,而一些小品牌或者小作坊只要3、4千元就可以了。虽然知道品牌橱柜和非品牌橱柜的品质有一定差别,但是巨大的价格落差还是让他选择了非品牌橱柜。
据孙先生介绍,在他的同龄人中,有相同经历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在记者的走访中发现,很多橱柜作坊的门脸不大,但是客流却不小。虽然单笔成交额不高,但成交总量却也很可观。特别是在北京周边地区,如大兴、昌平、通州等,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很多来这里的消费者表示,装修资金的限制是他们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
除了作坊店,很多小家装公司也可以代做橱柜。一位姓刘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如果在接受家装公司装修服务的同时,也选择了他们的橱柜,这样就会大大节约成本,而且还能避免改水、改电等麻烦的困扰。家装公司的“一条龙”服务确实为消费者避免了很多装修中的额外投入,因此也就顺其自然的大有市场了。
还有相当一部分橱柜市场被“小品牌”橱柜企业霸占。他们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大多选择在郊区建厂降低生产成本,然后在卖场销售赚得一定人气。相比于大品牌橱柜,他们在生产成本和销售渠道过程中的资金节约就成了最大的法宝。
据记者在某家居卖场的调查,一款同样款式和工艺的橱柜产品,欧派、金牌、科宝等品牌要卖到3000元/延米—4000元/延米,而小品牌橱柜只要1280元/延米,销售员表示价格还能再商量。这样的价格优势,也成为很多消费者在对品牌橱柜望而生畏之后选择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