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的古镇大学生有创业意愿,我们除了正在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外,还物色了三处村属物业作为第一批创业基地,全镇创业基地总建设面积达15 万平方米。"日前,古镇镇镇长苏恩明向记者透露,古镇镇为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破解就业难题。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创业基地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
古镇确定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在七坊村在建中的科技孵化园,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将在2010年投入使用。由于高达八成多的古镇青年都有创业意愿,该镇另外又物色了三处村属物业作为第一批创业基地。据统计,全镇创业基地总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据悉,该镇政府免收这些创业基地的村级建设相关费用,并给予50元/平方米的补贴,而报建手续更是一路 “绿灯”,实现一条龙服务。
目前,古镇的创业孵化基地已被列入全市4个创业孵化基地之一。苏恩明表示,为了推动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和扩大创业孵化基地在产业上的影响力,该镇还在人才引进、劳动保障及业务推广上给予政策扶持。“对评估后进入孵化基地的企业将提供优惠政策,例如金融、工商、税收等一站式服务。入园的租赁价格也比市场价格低,让它通过几年时间孵化成功。”该镇劳动部门负责人也表示。
■八成以上古镇青年有创业意愿
古镇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大概超过200人,再加上中专生就有300人以上。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青年人有创业意愿。苏恩明表示,富有创业精神历来是古镇人的传统,而且灯饰行业本身就是创意经济,非常适合年轻一代。“镇政府为鼓励青年人创业,专门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搭建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在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同时,古镇还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协会,与团市委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进行配套,并且与镇内大企业进行联动。“我们要特别优先解决困难户毕业的大中专生,通过协会,企业首先培训这些大中专生,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并且慢慢培育他们创业,帮助他们真正脱贫。”苏恩明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古镇镇大学生就业创业座谈会上,原计划参会的学生只有200人,结果却来了300人,把会场挤得满满的。而多位镇领导还主动提出要参加这个会议,要给大学生鼓鼓劲。
■“基地”将掀起第二轮创业潮
第一代古镇人创业已经成功,如何让第二代古镇人延续父辈的创业精神,这是古镇镇政府一直以来寻求破解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坐靠物业租赁费,不是经济发展的利器。值得高兴的是,该镇超八成青年都有创业意愿,镇政府则借势在第二代古镇人中掀起新的创业潮。“让大学生就业、创业,使古镇第二轮创业得到不断的延续,这是我们的初衷。”苏恩明说。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不但缓解就业压力,更能提高古镇的创业指数,实现富民强镇。据悉,创业孵化基地还为新创立的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空间环境和服务环境,通过孵化服务,批量“生产”出企业和企业老板,为推动灯饰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古镇要以此为契机,多部门合作,利用省市的有利政策,促进创业孵化基地早日投入使用。”副市长韩泽生在调研古镇创业孵化基地时也表示,创业孵化基地思路好,对推动古镇青年创业、带动古镇的产业发展乃至1112.htm target=_blank title="关于中山品牌,中山介绍">中山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思考 给政策还要给时间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政府也好,学校也好,还有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信号令人欣慰。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于大学生创业,大家给予掌声与鲜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缺资金与缺经验的双重打击下,这一组数据不可忽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是20%;在中国是 10% ;而在广东仅 为1%。虽然说,数据未必说明事情的全部,但其折射出来的道理,值得大学生,尤其是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深 思。追求成功,应该说是创业大学生最现实的需求。如何成功?这里面自然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政策到位了,是否就意味着成功了?未必。
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急功近利的当下,大学生的创业大计,万万不能贴上"急功近利"的标签。时间总能证明一切。即使短期内的创业失败,也不能断章取义地全盘否定。这个时候,除了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给予时间。这时候的"时间政策",更多的意义是体现"信心政策"。这个"信心政策",或许就能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