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专家把脉家居卖场 转型或练内功是求生之道

     网编:夏妙琼   责任编辑:胡鲁   2009/3/22 18:51:26
本报特邀请有关业内人士对行业走势进行点评,试图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商家找出发展出路。

    在前几期调查中,本报就建材超市、传统建材卖场、家具城三种业态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至本期,卖场生态系列报道将告一段落,本报特邀请有关业内人士对行业走势进行点评,试图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商家找出发展出路。

  小规模家具城可转型

  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克认为,受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内销市场正处于萎缩状态,家具卖场的市场份额都在减小,自然会有一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卖场倒闭,这属于正常现象。就东莞的情况来看,关门的家具城多数经营规模不大,品类单一,顾客选择余地小,由于经销商与工厂是买卖关系,一旦货卖不动,很快就撑不下去了,只好关门了事。至于行业的出路,现在经营面积在一两万平方米的卖场都显得太小,规模不大的家具城就不要贪图大而全,可以考虑转型,在“专”字上多下功夫。比如做窗帘、布艺、饰品等单类产品。

  建材卖场“洗”出领军品牌

  东莞资深策划人刘学中认为,东莞家具建材行业目前还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缺乏领军品牌。卖场布局随意性强,经营者没有品牌意识是一大通病。与广州、深圳品牌运作的大卖场相比,东莞的家居建材卖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亟需一次深入的行业洗牌。目前传统卖场仍占绝对优势,但建材超市疑将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保守地讲,东莞家居建材卖场过于饱和,供远大于求,通过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关掉3成左右的卖场,其它卖场才能健康成长。

  家装公司坚持中等待回暖

  “进入3月份,明显感觉整个市场有所回暖,比去年同期要好很多。”东莞建筑装饰协会理事雷伟良表示,论建材商家还是装饰公司,这个月的业务量都有比较大的增长。2008年下半年,东莞有大批装饰公司倒闭、为数众多的建材单体店关门,一定程度上为生存下来的同行让出了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建材价格与装饰公司报价都有所下降,近来整个建材、家装市场普遍人流畅旺,签单量急剧增长,也都在情理之中了。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中秋节之后市场会进入旺季,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的商家会有不错的收成。

  记者观察

  阵痛过后更成熟

  在本系列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汇莫过于“洗牌”。由于行业自身的原因,洗牌是迟早要来的,只不过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加速了这一过程。在这场仍在持续的阵痛中,曾经靠粗放经营发家的老板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究竟该如何重新定位?如何才能站稳阵脚?这些问题,在市道好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意。洗牌不仅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相信也会促使东莞的老板们成熟起来。

  热点行情
  热卖商品
  •    米兰尼 独立面盆柜 950元 热卖
  •    美的  1718元 热卖
  •    恒昌 不锈钢门 1400元 热卖
  •    雄盛  550元 热卖
  •    永虹  32元 热卖
  •    蒙娜丽莎  19.8元 热卖
  •    欧神诺  32元 热卖
  •    菲亚纳  148元 热卖
  •    GMT 木门锁 186元 热卖
  •    樵东  85元 热卖
  •   知识点滴
    2006-2016 好住网编写 粤ICP备11033872-1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页报错
    放心购物货不对版假冒伪劣无条件退换保障
    服务项目 售后服务 市区送货 正品保证 品类齐全 每周上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