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于很多地板人来说,充满了无数的艰辛。恶性市场竞争与价格战中的大打出手,使业内众多企业心力交瘁。在回顾2007年,相信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了无序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无奈和压力,但又有多少人明白了竞争的真正含意?
记得在一家地板品牌专卖店走访时,面对这样一家拥有强大实力的省级地板代理商,记者却听到了这样的无奈:如今的地板市场是越来越难做,本地品牌不断在市场上涌现,并且依靠其地缘优势,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压到最低,进而以绝对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而对于外省市的品牌,尤其是南方省份的品牌来说,竞争起来相对困难。由于远距离运输使成本不断增加,进而失去大量的利润空间,在失去利润的前提下,外来品牌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然而,表面上看,这位经销商说的没错,在还没有开始真正竞争的时候外地品牌就已经输给本地品牌,这对外来品牌真可谓出师不利。但反过来一想,本地品牌在未来竞争的时候也未必就能占据绝对优势,外来大品牌仍可以依靠其产品优势与宣传优势占据主导权。两者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各有优势,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竞争”、“怎样竞争”的问题。
竞争要有,但不能过于盲目。市场要占,但更不能抢占。相信很多企业都在市场上吃过这样的亏:在自己品牌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忽然听说某某品牌大降价,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牺牲产品利润,不得以跟着降价促销,被动应战。由此,价格大战拉开帷幕。
这个点燃大战导火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人会说这就是市场无情的竞争,是的,这确实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形式。但这种竞争是恶性的、无序的,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尤其是价格战的发起者在战后除了损失利润其它什么也得不到,因为应战者总是要比发起者更残酷才能赢得这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生存法则。但像这样的恶性竞争给行业带来的却只有伤害。
如今很多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也明白了“健康竞争”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是“健康竞争”呢?那就是多围绕产品下功夫,不要只在价格上打主意,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等都成为了企业之间健康竞争的首选。如果企业理解了健康竞争的含意,今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市场就会随着规范的竞争机制越加繁荣,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共赢的局面将成为现实,整个行业更能得到健康发展。
崭新的2008年已经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将地板行业推向健康发展的新轨道,良性互动式的竞争多一些,恶性争夺战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