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冬前,南岭还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今年一月冰雪深锁南岭,树木大量死亡。
“今年1月下旬的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林业造成高达74.06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昨日广东省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披露广东省林业受灾损失以及抗灾复产工作的情况。记者获悉,雪灾重创广东主要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将对我省的生态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专家估计,重建我省生态系统至少需要30年。目前,《广东省林业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家,正在制定《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森林生态修复工程规划》,省林业局将采取更新造林、补植套种、人工促进更新、封山育林等措施,按照轻重缓急组织实施,分期分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省林业局表示,像南岭这样的重灾区是我省的主要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加上重灾区地处东江、北江、西江中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专家测算,按照每年完成200万亩的任务量,至少6年时间才能基本完成1100多万亩受灾林分的重建工作。而要恢复到灾前的林相,至少要经过20~30年的努力。
木材供求矛盾突出,灾害过后,广东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木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将直接影响今后几年我省木材、林产品的供给。重灾地区是我省木材、林产品主要产区。据测算,重灾区毛竹产量要恢复到灾前水平,至少需要5年以上;而杉木、松木产量要恢复到灾前水平,至少需要10年以上。部分从事木竹加工的企业,在未来几年里可能由于缺乏原料,将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关闭停产,影响从业人员生计。
灾害之后还极易引发次生、衍生灾害。据悉,大面积的受灾森林,大量的枯枝落叶和折倒的树木,形成了大量的林下可燃物,目前我省有的地方每公顷林地积累可燃物已达50~80吨,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容易发生森林大火的临界值(即每公顷林地积累可燃物达30吨),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同时,令我们感到最担忧的是可能爆发的松材线虫病。”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受损的林木、竹子、苗木,极大地降低了林分自身抵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在高温、高湿天气下,断裂、枯死的竹木容易滋生病虫害,引发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广东省每年的木材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一年的木材消耗量大约在2000万立方米左右,而其中300~400万立方米是广东省自己生产的木材,剩下的木材是靠外省供给或者进口,广东此次的林木受灾面积相当于广东省4年的采伐量,由于供不应求,对明年和未来两三年内木材的价格将产生影响,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今年由于有大量的木材倒塌可供加工,所以今年的价格影响不大。